我想去越南。她究竟长什么样?
也许每个上路的人都不轻松。那里,曾经是殖民地;那里,曾经是战场。而对于迟悟的我,战争实在是太遥远了。好像没入水底的沉船,而我只能透过光和影,想象他当年下沉时的悲壮。早期的越南是美国人镜头里的硝烟丛林,《野战排》、《生于七月四日》、《天与地》、《全金属外套》、《现代启示录》、《猎鹿人》,等等,在一遍遍地哀鸣,凭吊冤魂。不是每一场战争,都有胜利者。我没法沉重,但我失重。而法国人镜头里的印度支那则是《情人》,是《情证今生》,悱恻缠绵,回肠荡气。最后,在尘埃落定以后,是对生活的回归。越南人镜头中对个人化生活趣味的关注,是《青木瓜之味》和《三轮车夫》,温润细腻。又也许我们认知的都不外乎如此,几个屏幕上的感官片断。就象门外的人看中国,永远是张艺谋镜头里的红灯笼。
终于,在一个早春的傍晚,我出发了。晚上10点多,抵达西贡机场,地面温度26摄氏度。一出机场,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奇怪的混合味道,浓重,但是难以分辨成分。从机场一直到市区的小旅馆,总是觉得呼吸不太顺畅。空气犹如凝结了一般,没有丝毫的流动,于是你觉得呼吸的每一口气都是同一口气,以至于感到氧气不足,晕晕乎乎。当时是我的城市最冷的时候,与西贡相差了整整20多度。莫非,倒温差和倒时差一样的难受?
清晨,走在街道上,却惊喜地发现路边种满了凤凰树。凤凰是我极为钟爱的植物。在我居住的城市,每年的五月,都是凤凰花开的季节。凤凰若是不开花,娴静优雅;凤凰若是开花,则热情似火。都说西贡是小巴黎,充满异域风情,而凤凰,更加为之平添几分妩媚。
我也渐渐明朗起来。
正好赶上越南的春节,人们纷纷盛装出门。和中国一样,越南也庆祝农历新年,更为相似的是,这里也同样在门边贴上珲春和舞狮子,喜气洋洋。那边有一群越南孩子,活泼开朗地和各国友人打招呼。事实上,在后来的整个旅程中,无论城市或乡村,我所遇到的所有越南孩子,都是那样的热情快乐。在他们身上,看不到一丝战争留下的阴影。如果说历史是屈辱和伤痛的,那么我们祈祷它不要再播撒狭隘和仇恨的种子,不要让年轻的生命无休止地轮回。
纵然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从建筑到饮食到语言到宗教等等,无一不体现法国特色;然而,令人感动的是,越南人民以其独特方式延展历史,再现东西方文化兼容并蓄的无穷魅力,比起所有沉重的期待,都来得更深刻。
在湄公河畔,参观了一座已有155年历史的佛教寺庙。没想到这座尉为壮观的寺庙,居然采用了罗马柱的结构,而一根根罗马柱上,雕刻缠绕的,是中国式的祥云鲜花。于是又想到了纪念品的小摊上,各式佛像总是和耶稣受难像参合并列摆放。
说到饮食,不能不提及法包,就是法式的长面包。从热闹的国际背包客聚集地到市区外边远的杂货市场,都能见到它的影子,可见法包已经完全成为越南的主要饮食习惯之一。两片长条形的面包,中间抹上牛油,还有一种类似鹅肝酱颜色的东西,据说是鱼肉沫猪肉沫的混合物,然后夹上青瓜、西红柿、火腿等,最后撒一点点香料和薄荷叶,美味无比!
有了面包,少不了咖啡。星罗棋布的大小咖啡屋就不消说了。印象最深的还是小镇会安的清晨,路过一个类似街心公园大小的露天广场,三五一桌热热闹闹地坐满了人。我兴冲冲地对我的越南朋友说,广东人也是这样喝早茶的。谁知他对我一笑,更正道,“不是茶,那是咖啡。”我才想起来一路上看见不少街头的茶水铺,那些蹲在路边喝的津津有味的,也是咖啡。我忽然觉得,致力于推广咖啡文化的星巴克,应该到越南来取取经。
现在越南通用的语言也是典型的中西合璧的发展结果。古越南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一直沿用汉字达几千年之久。而一百多前以前,一位法国传教士根据越语发音创造了以拉丁文字为基础的越南文。因为更为直观易懂,流传至今,成为正式的越南官方文字。于是,你能看到和汉语,特别是和粤语很相像的发音。例如,男,Nam;女,Nu; 文庙,Van Mieu 等等。而拼写,则明显带有法语的影子。例如,tien, oi, ieu, 都是法语里面典型的拼写顺序;且和法语一样,越南语也把形容放在名词之后。
参观越南历史博物馆,里面居然一直在循环播放电视剧《西游记》的主题曲。“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又出发......”是巧合还是“一切皆有因由”?是啊,什么不是历尽沧桑苦难方能修得正果呢?取经之路、爱情之路、文明之路,皆然。还发现一件有趣的事情。有一件木雕刻作品,名为“Funeral”,后来一位越南朋友告诉我那是一个陪葬的侍卫的形象。就是这个雕刻,双眼圆瞪,双手捂耳,乍眼看去颇有几分像挪威画家蒙克《呐喊》中的形象,当然没有腥红的落日背景,也没那么可怖。我没能算清楚两者在地理或时间上具体相差有多远,不过表现惊恐的艺术形式却是相似的。
民族主义者总是强调,东方就是东方,西方就是西方。似乎这里面永远不可调和。殊不知五百年前是一家。不过都是文明,属于全人类的,源远流长而融会贯通。
告别西贡,坐上Open Tour的大巴,继续上路。
下一站是美内(Mui Ne),一个慵懒的海边小渔村。椰风,海岸,吊床。在这种地方,你什么都不必做,什么都不必想。发呆......不过,偏偏也是这种时候,你往往会想起一些,一些你曾经以为忘却的,人和事。不经意地,很清晰地,浮现。Hotel California里面说,“Some dance to remember, some dance to forget…”那么你呢?走那么远,为了forget,还是为了remember? 恐怕最真实的是,“You can checkout any time you like, but you can never leave”。
面向大海,很想念你。
我完完全全地爱上了会安。我甚至觉得,一个能住一辈子的地方,就应该是这样子的。这里既不象丽江,也不象周庄。这里不是为游客打造情调的地方。会安的美是骨子里的,是浑然天成的。明黄色的外墙,搭配湖蓝色的木质百叶窗,是原味的动人。一个真正的古城,古迹顺手拈来。知名或不知名的庙宇、会馆、祠堂随处可见。而拐几个弯,到小巷子里,寻常人家里,也别有韵味。这里有中国式的雕梁画栋,有日本式的精致典雅,有欧洲式的热情华丽,而且往往是浑然一体,中西文化融合得淋漓尽致。似乎这里所有的人都是精湛的艺术家。会安还是个灯笼之城,各式各样的灯笼挂满大街小巷。一般都是家庭手工作坊。白天,在自家的庭院里,搬一张小凳子,铺一张席子,散落一地的竹篾和绸缎,悠然自得地扎起来。沿街的小店铺有时候很晚才开门,而还未裹上外套的灯笼架子就零落地堆置在在大门前,别为雅致。每月的十四日,更是会安的怀旧日。全城停电,家家户户点起了灯笼,想必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我爱会安。静谧,安逸;单纯,深刻。
最后途经顺化(Hue)到河内。一路上再次为越南人民的创造能力而折服。所有乡间的小房子都堪称艺术品,结合泰国式的尖顶和欧洲式的强烈色彩对比,高墙斗檐,千变万化。
直至到达河内。与其他城市相比,河内的建筑风格更加倾向于中国式,特别是骑楼,和我的城市非常相似。这个季节里河内是潮湿寒冷的。街道很窄,房屋很密,摩托很多。越南朋友告诉我,作为首都,河内人是骄傲的,他们有自己的标准,没有南方人来得率直,活得轻松。这似乎是个普遍现象。想想地域造成的差异也是难免的,不过人们设立种种条条框框画地为牢,还以此为荣,不免有点可笑。
匆匆太匆匆,总是来不及细细体会便要离开。我的穿“越”之旅,穿过这片苦难的土地,走过一个神奇的国度。毋宁说她是曾经的殖民地,曾经的战场,不若说她是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艺术长廊。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民,才能完成这样的跨越。
衷心祝福越南。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