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November 28, 2004

雪花的快乐

从地铁里出来的时候,天上飘起了雪。我莫名的快乐起来。你一定不会相信,其实这是我第一次站在飘舞的雪花中呢!从前在旅途中,也曾见过无数的积雪,但是置身其中,确实是第一次。

它们真的是如此神奇,漫天飞舞,翩翩的,娟娟的,盈盈的。当你试图与它亲密接触,它便倐然消融在你的温暖里,只好让心情与它共舞。是的,我一下子就想起了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快乐地起舞吧!飘过千山万水,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Saturday, November 20, 2004

向前看,向后看

一个人的日子孤单寂寥,很容易想起陈年往事,夜里也每每梦回故土。

前几天是中大华诞八十周年,更加不免回想起那些鲜活的影子,那些如花似玉的丫头们。

我们的故事从军绿色的夏天开始。无数个互相督促起床的清晨,轮流打早餐或打水;派代表报到的冬季长跑;那支无论怎么努力也还是上课坐后排考试坐前排的219小分队;无数个傍晚轮流在洗澡间或图书馆“霸位子”的接力赛;一年两度的扑克庆祝期末考和假期;无数个“大逼供”的卧谈会;忙碌的宿舍小喇叭;东门外的小吃档,电话亭;逃课,兼职……太多太多若隐若现的碎片,散落在记忆深处。我在炉火前的夜晚,又把它们一一拾起,穿成一串无瑕的珍珠,仿佛那个滴汗的青春从来不曾结束。

诺在MSN的那头絮絮的和我讲着城里面的琐事趣事,“园的BB马上就要出生拉,她总是比我快一步……”我听着听着又有些茫茫了。

“别时方年少,儿女忽成群”。

日子还是这样过着,平淡得有些乏味。周末有朋友到访,幸福小女人,孩子快一岁了。吃过午饭,在我的房间里淡淡地聊着。突然间她说,“我刚过来的时候也和你现在一样呢。一个人,房间小小的,东西七零八落,整天搬家……不过我还是很怀念那些日子……”。

哦,我好像忽然醒过来:如今才是唯一。


Monday, November 15, 2004

一个可敬的美国人:丁大卫(转)

丁大卫是个美国人。我认识他是在电视上。 这个美国人带给了我深深的感动。 我受到深深感动的这天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请到了丁大卫。我打开电视,就听到丁大卫在与崔永元唠嗑。 崔永元老笑,而丁大卫很诚恳的样子。

丁大卫的故事是这样的: 5年前,美国青年丁大卫来到中国。他到了中国一所最普通的郊区小学教学。这个美国青年因为做人与教学深得人喜欢,后来居然当上了校长。大概是1998年底,想到中国西部去看一看的丁大卫到了甘肃兰州。他到西北民族学院应聘当大学教师。 丁大卫不是一个能侃的人,机智的崔永元是这样套丁大卫的。

“丁大卫,你去大学应聘的时候,是不是这样说的,‘我曾是一名小学教师,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所以来你校应聘大学教师?’” 没想到丁大卫这样回答,“大概就是这样的。” 大卫的话让现场很多观众都会心地笑了。

但,更有意思的还在后头。 学校给大卫定的工资是每月1200元。大卫去问别人,1200元在兰州是不是很高了? 别人说,是算高了。于是,大卫主动找到学校,让人把工资降到900元。学校一再坚持,大卫不让,说:怎么也不能超过1000元。最后,学校给他每月950元。 这段经历本来很好笑,但是我注意到现场没一个人笑。

崔永元问,“大卫,你每月工资够用吗?”大卫说,“够了,我每月的钱除了买些饭票,就用来买些邮票,给家里打打电话,三四百元就够了。”

我听见观众中有不少人“哇”地一声发出惊叹。我知道是有人灵魂受到触动了,而这种触动是我们的教科书和父母的教化所达不到的。 而真正让我感动的还是以下一幕:

别出心裁的编导在做这一期节目时,让丁大卫带来了他所有的家当。一只还不及我们平常出门旅游背的那么大而“内容”丰富的帆布袋。而让我们怎么也想不到的是, 这便是一个美国青年在中国生存5年积累下的我们肉眼看得到的财富。崔永元让丁大卫向大家展示一下他的家当,大卫的脸红了一下,打开了他的帆布袋,里面的东西是这样的:

*一顶大卫家乡足球队的队帽。他戴着向人展示时,我看见了他眼里的骄傲。
*一本相册。里面是他亲人、朋友,还有他教过的学生的照片。
*一个用精致相框镶好的一家人温馨亲昵的合影(大卫从包里掏出时,相框面上的玻璃被压碎了,大卫的脸上露出不易察觉的心痛的表情。不一会儿,节目组的人把一个赶着去买来的相框送给了大卫。中央台这一着似平凡的举动令我感动和叹服,它是那么及时地体现了善解人意的内涵和我们对外国友人的尊重)。
*两套换洗的衣服。其中有一件军装上装。那是大卫爸爸年轻时当兵穿过的,整整40年了。大卫向观众展示时,很有些骄傲地说:因为它漂亮啊!
*一双未洗的普通的运动鞋。那甚至不是一双品牌球鞋,大卫将它拿出来的时候,说什么也不让崔永元碰一下,他说:“这鞋很臭的!”
*几件以饭盆、口杯、牙刷、剃须刀为阵容的生活必需品。
*一面随身带着的鲜艳的五星红旗。

当美国青年丁大卫将一面中国国旗打开,向现场的观众展示时,偌大的演播厅里鸦雀无声,现场乐队深情地奏响了《我的祖国》的旋律。 崔永元问,“大卫你怎么会时时将五星红旗带在身边?” 丁大卫说,“我时时带着它,就是为了提醒自己,我现在是在中国,我要多说美丽的中文,有人到我房间里来,看着墙上挂着的五星红旗,也会缩小我们之间的差距。 再说,看到这面国旗,我就会告诫自己:你现在是一位中国教师,你要多为中国教书育人。 ”丁大卫的普普通通的话,让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了我们的国旗,也让我的眼泪不听话地掉下来。

当崔永元问丁大卫在中国感觉苦不苦时,丁大卫说,很好的,比如这次你们中央台就让我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来做嘉宾,而且还让我坐飞机,吃很好的饭菜。 我看见崔永元有些不好意思地脸红了,他幽默地说,“我觉得你挺像我们中国的一个人,雷锋!” 丁大卫想了想,说,“还真有点儿像。”大伙儿“轰”地一声善意地笑开了。“只是, 雷锋挺平常的,他只是一个凭良心做事的人,这样的人不应该只有一个,每个人都应该做得到的。” 他认真地补充道。 没有人再笑了,就连崔永元的脸上都显出了小学生的表情。

节目快结束时,崔永元对丁大卫说,“丁大卫,你听到过人家对你的评价吗?”丁大卫笑笑说,“没有。”崔永元说:“好,现在我们就让你来听听。”

我们于是看到了这样一组外采镜头:

许多丁大卫的同事,丁大卫教过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家长在镜头前交替着出现, 他们一一地说着丁大卫的可敬与可爱之处,有的人情到深处时,甚至泪盈于眶。一个大学女孩对着镜头说,“丁老师从来没骂过我,但我真的好怕他啊,因为,我怕看他因我而失望的样子!”而最后我们看到的一个镜头是:丁老师教过的那所小学的孩子们,一个个争着抢到镜头前流着泪喊:你回来教我们吧!我们看见,丁大卫不敢再看大屏幕,他深深地把头埋下。一个美国青年,却在中国得到了人世间最珍贵的东西,我的心为之一颤。 朴素的平凡的甚至不很英俊的丁大卫,给我们上了最有教益的一课!这样的一课,我们的课本上是没有的。


事关林达(转)

看到一篇介绍林达的文章,转载如下:

0

  林达是谁?

  “林达”是两位作者合用的笔名。1990年代初,接受了完整的社会主义教育的他们移居美国,谋生劳作的同时,开始和美国的普通人建立友谊,了解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他们看到的美国完全出乎意料,法治保障着个人不受他人或政府的侵犯,人人享有着最大限度的个人自由,这一切让他们惊奇,让自己头脑中被妖魔化的美国猜想轰然倒塌。兴奋之余,他们开始给国内的朋友写信,不仅写见闻和感受,也试图写出美国现象的制度根源,写出大厦如何在常识常情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而每个普通人的个人自由,为什么竟可以是一个大国的立国之本。

  从1997年开始,三联书店将他们的信函结集出版,一年一册,是为“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个梦想》。其后,林达又有《在边缘看世界》(云南人民版)和《带一本书去巴黎》(三联书店版)两书面世,并在网络及报刊上时有散章发表。这些书行销坊间,总计数十万册,受其影响的读者,难以计数。

  写透中国世事的图书并不鲜见,而能将美国的政法制度客观深入又明白晓畅地表达出来,就我目之所及,无出其右者。

  林达,为普通的中国读者打开了一扇窗。

1

  我曾在书店工作五年,其间,经手销售了不少颇有价值的好书,也经眼了太多的文字垃圾进进出出。五年里,我并没有看什么书,更多的是为熟悉业务而翻书,浪得一个“博览群书(皮)”的虚名。没看什么书的原因很多,有一条是怕上当,怕白白浪费了感情。那时候,越是热销的书,我越是敬而远之。如果我看中了哪本书,先存上一本,并不急着买,更不急着看,而过了一段时间后,十有八九,这书我是瞧不顺眼了,再从存书里剔除出去。这种“滞后阅读”的习惯好,也不好,它让我摒弃了许多意义不大的图书,却也让我与许多好书失之交臂,而许多年以后再次与它们相遇,只叹相识恨晚(其实相见不晚)——比如潘旭澜的《太平杂说》,比如吴思的《潜规则》,比如林达的……所有文字。

  2

  说起来,最近这十几年中国也出了不少有关美国的图书,而且,这些书也先后成为当时图书市场的热点。比如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周励的《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比如钱宁的《留学美国》、陈燕妮的《遭遇美国——50个中国人的美国经历》,比如刘齐的《给洋妞算命》、王伯庆的《十年一觉美国梦》,比如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张欣武与刘卫华的《哈佛女孩刘亦婷》。其中,不乏平庸、肤浅之作,用了心的也有,但大都流于感性的认识,并没探究出日常细节的制度根源,让读者一头雾水,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不解渴。我想到了林达,或许,他能不让我失望?

  3

  我读林达,开始于《带一本书去巴黎》。

  书是断断续续看完的,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一种轻松一种兴奋慢慢在心中凝聚从胸中升腾,一如春天蜕去一件件冬装。他让我对“革命”有了全新的理解,也让我看到了民众曾经呈现的另一种面貌——“在强权面前他们是愚民,在弱者面前,他们是暴民”。林达遍访巴黎的革命史迹,读者也因之随他神游其间,他扮演的似乎只是地理意义上的导游,然而在他涉笔之处,又尽是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追述和反思,引领读者漫游人文巴黎,一咏三叹。就书中内容判断,林达此行用时并不太长,但写作此书无疑调动了他多年的积累,是他经历与感受以及思索的一次大释放,让人读来有种酣畅淋漓之感。

  字里行间,依稀可见林达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是基于另外一种生活方式的观照,也就是说,正是缘于这种生活方式培育下的思维方式,让林达回过头来打量法国式的自由口号,才有了别样的发现,对法国大革命也不再仅仅是瞧热闹的一位看客。那就是美国的生活方式,以及美国革命的历史,给了作者这样一种角度,一个机会——但在这本书里,美国是只鳞片爪的,不成形象的,这,吊起了我的胃口:我要看看“林达的美国”究竟是什么样!

  4

  果然别有洞天!

  我确信,林达写作的过程,也是思索的过程,他试图从芜杂的生活现象里抓住本质,理出一条线索,解除自己的困惑,同时向拥有着另一种文化的朋友明白晓畅地讲述这一切。他又深知,被山水相隔的,不仅仅是距离遥远的两个国家,还有生活在不同国家里的人相异的逻辑和思维方式——而这一点,并非只是自然地理造成的,还少不了人为的“功劳”。纵然自己对异国他乡发生的事有本真的探求,可要让朋友们清晰地看到这些,其间仍有许多颇为困难的工作要做。因为,两种思维方式之间,有着太多难以言说的模糊。

  最终,林达选择了从最基础的层面突破,通过对美国的语词、语境和逻辑的解析,展示不同于我们的价值体系。而且,他并不隐讳自己的认识进程,反而将其尽现纸面,我认为,这是林达最值得珍视的地方。他起着桥梁的作用,沟通着思维的此岸和彼岸,让我们不经意间完成了视角的转变。

  就说“美国总统”吧,在我们的概念里,他就是一国的元首,美国的政府首脑,是一个人说了算的,至少也是说话算话的——林达起初也是这种印象,因为这符合东方文化东方逻辑,而且,他还为英语里用两个不同的单词表达“政府”这同一个概念而感到好笑,认为他们自找麻烦。然而,同属“美国政府”的美国总统和国会又常常“出尔反尔言行不一”,引起外交纠纷,激起对方国家的民愤和强烈的反美情绪,想想看,我们曾经还真的为此拒绝消费美国品牌的商品呢。林达在美国生活久了,对这种现象从不以为然到留心关注,继而试图探究其原因。结果却让林达和我们吃了一惊:美国总统并非一权独大,他只是总体意义上美国政府“行政”分支的主管,而通常意义上的“美国政府”,只是“美国行政分支”而已(另两个分支是“立法”和“司法”)——我们对这个国家的误解,却是源于英译汉的基本工作,先人将似乎是一个概念的两个英语单词合二为一,符合了我们的文化思路,简单是简单了,却丢失了太多的内容!

  5

  移步换景。其实景一直没动,不过是我们在行进罢了。我们随着林达,从最基本的元素出发,循着迥异于我们却不再心理排斥的思维方式,换了另一种角度看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国家,见到了别样的风景。

  我们看到,言论自由的关键是“内容中性”原则,它与真理无关,而且它并非由政府赐予,而是一个人生来就拥有的天赋权利,反过来,言论自由以及其它权利却是让民众监督政府的,以免政府权力的扩张损害了民众个人的权利。我们也看到,美国人在拥有这些权利的同时,他们支付了什么样的代价,这是他们应该得到的。我们还看到,“公民权利的保障,不是仅仅依靠权利法案的条文,它还必须依靠健全独立的司法制度、健康的社会机制、良好觉悟的社会和民众团体。而且,这个社会必须普遍有起码的正义感和公民良知”——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谁也不能立身其外坐享其成,维护他人的权利也关系到自己……

  我们看到,美国人对人性的弱点理解透彻,认为人是靠不住的,总统也是靠不住的,从日常工具的发明到国家制度的创立,他们从实际走向实际,利用机制删选不可靠的人,同时利用它去限制和规范人的不可靠的行为,这其实是对人的极度负责。我们也看到,美国稳定的政治制度,以及生活选择的多元,保证了政治家不会异化为政治动物,而是很容易还原为常人,这是极为符合人性的。我们还看到,美国人有着“注重个人”的传统,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为他的“个人行为”负责,既避免了公职人员的任意犯罪,也避免了一种在信仰口实之下的大规模民众犯罪——不得不承认,这些在事前的举措,极大地节约了社会管理的成本,这一点,美国人走在了前面……

  这许多的思想火花,逐渐烛照着我们心明眼亮起来。从此,我们不再沾沾自喜于发现别人的毛病,而能以自己独立的眼光和更为宽广的视角去看这个世界。

  6

  诚如一位论者所言,林达的书是这几年读到的写美国社会最好的,“但美中不足的是,取材于书报、电视新闻多于作者本人在这个国家的亲身体验”,林达在书中也表明,自己是借鉴了各种资料——但事实是不是“美中不足”呢?我看是恰恰相反。如果只能写或者只是写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林达的书也就没有太大价值了。因为这样的书俯拾皆是,但是林达并不满足于此,他要通过对历史的梳理,逐本追源,试图寻找令自己惊喜的今日美国现实的成因,而这,需要他钻进故纸堆,把握美国的脉搏,除此并无他路。

  在阅读林达的过程中,我可以清晰地感受到他的努力,努力地用心倾听一个国家的脉动,努力地在探究中感悟那十分细腻入微的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努力地用平白的言语、优美的文笔来表达原本枯燥无味的史实,消除朋友和读者的阅读障碍,以期能在历史的天空中自由地飞翔。试看如下文字:“后来的大批移民,其状况并不比他们(先前的移民)好多少。英属殖民地的开发是从北方开始的,大多数移民落脚的地方,冬天都相当寒冷。后来者除人多势众一些,所有的问题还是要每一个人自己去解决。他们的房子还是林中的树木。他们与奔跑的野兽之间,谁是谁的食物,还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们幻想中的农田,还是长满灌木和荆棘的处女地。他们的种子和工具却还在海上漂泊的商船里。冬天却不肯推迟脚步,坚持要如期而至”。寥寥数语,形象又俏皮,还原了最初移民面临的困境,丰富了史书一笔带过的历史细节,也让读者感同身受,心生悬念,不由得追着文字行进。

  我还感觉到,书信体的表达,也让读者分外亲切,那犹如朋友间的促膝长谈,说的是家常话,道的是天下事,论的是自然理,来往之间,境界已然提升于无形。三种人称的自然转换也颇费苦心,为你讲述,历史人物的言行,替你设问,仿佛知晓你的心思,帮你分析,阐述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如此,我自是手不释卷了。

  7

  林达是真的有话要说啊,触动太深了。

  我想,当初出版社将他的书信结集出版时,选用“近距离看美国”为副书名,大概没有想到,林达的文思如泉涌,“近距离看美国”也先后成为三本书书名的后缀,更没有想到,这些有价值的书竟有那么多的“识货者”,因而一印再印——比较前后几次印刷的《历史深处的忧虑》,可以看出,因为《总统是靠不住的》和《我也有一个梦想》的出版,后来印刷的此书副书名里,才有了“之一”二字。

  我在阅读的过程中,始终怀疑这些“信件”的真实性,不是说内容,而是以书信体表达的形式——在这个互联网时代,书信成为一种古典的诗意,封存在我们的记忆中,今天已没有多少人写信了吧,更别提动辄上万字的信了。我总疑心采用这种形式,是作者和编者的良好用意。无论事实怎样,我享用了一席心灵盛宴,而这,才是最重要的。我甚至愿意相信林达是上苍派来的天使,他的这些书信就是写给我这样的人,给予我们启蒙和引导的。

  于是,便不难理解那么多的巧合会自然发生:在他写美国的司法制度时,恰好出来了个辛普森案,林达通过对现成的这个案子审理过程的叙述,让我们看到了简单结果之前的多种可能,至为重要的是,让我们对美国的司法理念和司法制度的运行有了直观的认识和深入的了解;而他写美国的政治法律制度时,正值总统大选年,克林顿谋求连任进行得如火如荼,但林达并没有流水账式地记叙克林顿及其竞选班子的言行,而是将目光投向了几十年前的总统尼克松,通过解剖这个“反面”典型,道出了更替的是总统、不变的美国政府的权力结构和运作模式,以及美国社会更广泛更深层的内容,让我们透过纷繁热闹的表象,看出了一些门道;当他关注美国种族问题相关联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时,斯皮尔伯格导演的新片《阿姆斯达》(又译《断锁怒潮》)刚刚上映,林达信手拈来,详叙支撑影片的历史事实和历史背景,也让读者透过这些精彩动人的故事,看到在这个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如何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着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快意阅读之余,我不由得感叹:结识林达和他的文字,是缘分。

  8

  合上《我也有一个梦想》,我心潮难平。忽然想到,几年前云南人民出版社也曾出过林达的书,不如找来一阅。市面上此书绝迹久矣,我于是联系云南人民出版社发行部,让私交甚好的段兴民老师想办法找了一本寄来——这本书便是《在边缘看世界》,是林达的散章合集。

  如果我最先接触林达是通过这本书,没有什么好说的,只一个字:棒!但我是遍阅其“近距离看美国”三部曲及《带一本书去巴黎》后,才读到此书的,感觉就复杂了。说是“在边缘看世界”,其实还是对美国诸方面的叙述和剖析,不过全书并无统一的主题——如果说林达的其它书是长篇小说,这本只能算小小说集了。它对美国社会的描述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既富有情味又引人深思,这使得它从同类书中脱颖而出。

  但是,我却从中看出了缺憾。大约这些文章先发表于网络或报刊,不时有“前天”、“今年”字样出现,但收入书中却未做技术修改,让人困惑。同样的原因,导致不同文章的观点甚至事例的重复,感觉不爽。还有,许多材料大约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边角余料,此次用上了,有点炒冷饭的意思;一些观点欲言又止,是怕看过他的书的读者烦吧(嫌重复),但会让没看过他的书的读者有莫名其妙之感了……

  我知道,我这是苛求贤者,内心里,我还是充满了感激之情的。我认为,林达以及这些出版人,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盗火者和举烛人。我为能和他们生活在一个时代而庆幸,而骄傲。

  9

  也算是“心里有,眼里就有”吧,看过林达的书不久,我便注意到了朱学勤写的有关林达的文章。朱学勤与林达夫妇相识,他笔下的林达正符合我的想像,也让我看清了自己痴迷于林达文字的一部分原因。

  林达初到美国即打定主意,离华人而行,扎根美国社会的最底层,到远离城市的南方农村,第二次“插队落户”。他们的邻居是最底层最普通的美国人,其中不乏黑人,甚至是参加过“三K党”的美国农民。在与邻居们的交往交流中,他们突破了聚居城市的留学生们的狭隘视界,也发现了教科书里天天在教导人的荒谬成见。这促使他们提笔,见所见而写,闻所闻而写,随兴而起,随兴而止。然而就是这样低调平实的眼见为实、民间而自由的写作,反而写得很好,写出了一个真实的美国。

  不过,写作只是林达生活的一部分,他们劳作谋生的方式同样深深吸引了我。林达原来的专业与艺术有关,其绘画很是耐看,这一点,读者从《带一本书去巴黎》中的插画可以领略一二。然而,他们的劳作方式不是在地铁站为路人画肖像或卖画,而是彻底的体力劳动与自食其力。从五月到十一月,他们开着装满各种小艺术品的货车,走府过县,赶集出售,多与美国的乡下人打交道。半年下来,数数挣的钱够一年食用,他们就安心收工,回到自己的老屋,砍一点自家林子里的劈柴,点炉子生火,在火炉边阅读、画画、写作。来年依然如此,过着清贫而丰富的生活。

  朱学勤认为,林达的书在知识界很难出现,他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写的书教人如何写作——健康的书籍来自健康的写作,而健康的写作只来自健康的生活。他要求学生重视这些不是用来评职称,而是在自家火炉边用自家劈材取暖所写成的通俗读物,并将林达的书列为研究生入学后的首选参考书目。心仪朱先生很久的我,不知不觉中,已然做了一次他的学生。

  10

  《当沃尔玛来到小镇》,作者丁林。这篇文章发表于《南方周末》“文学”版,当时觉得写的很好,我就剪下留存了。而在我通读林达的文字之后,回过头来再看这篇文章,觉得很熟悉,文笔,风格,以及文章后面那颗敏感于外物缜密于思索的心——丁林,是不是就是林达?

  果然就是。我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惊喜,却无从向他人表白。惊喜的事情还在后面呢,2004年4月,湖南文艺出版社又推出了林达的新著——《一路走来一路读》,而《南方周末》在“视点”版也为他开设了专栏,《科学精神与人命精神》、《冬日里的铃声》、《小农业与大农业》……这些文章延续了林达的视角和水平,又加入了对中国社会进程的关切——我可以想象,丁林虽远居异国他乡,但知识分子的秉性未变,身在自家炉火前阅读、绘画和写作,心却与中国法律的完善和社会的进步紧紧相连。

  自此,我得以与“林达”再续前缘。更为重要的是,我发现“林达”并不孤单,不信你看这个名单:朱学勤、秦晖、徐友渔、崔卫平、何家弘、梁治平、贺卫方、蔡定剑、乔新生、刘星、薛涌、秋风……

  他们,如暗夜的星斗,照彻我们的内心。

  11

  林达,谢谢你!

(转自天涯网)


Thursday, November 11, 2004

Remembrance Day

今天,11月11日,是加拿大一年一度的荣军纪念日。(Remembrance Day)当年,1918年11月11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停战协定签署的日子。为了纪念这一天,美国把1919年11月11日定为“停战日”,缅怀一战将士为持久和平而做出的牺牲。加拿大也沿用至今。

上个周末的时候,各种商厦的门口就开始有人兜售一种红色的小纸花,今天更是几乎全城人民都把小红花佩戴在襟上。我后来了解了一下,原来小红花代表的是罂粟花。一次大战期间,有一次在一块罂粟地里展开了一场浴血奋战,从此,鲜红的罂粟花就成了一次大战的象征。纪念日前夕,小红花通常是残废退伍老兵用纸编扎的,为慈善活动筹款。除了佩戴小红花,还有很多机构今天停工一天,国旗降半旗,一些城市有列队游行,演讲,向阵亡将士墓地或纪念碑默哀献花等仪式。

我在中国的时候,就听说过这个纪念日。看过凤凰卫视制作的《全球华人之旅》其中一辑,《中国人在加拿大的历史》,讲及华裔退伍军人的故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这场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战争,却成为加国华人移民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因为战后的加拿大终于废除了对于华人的歧视性政策,从1947年开始承认华裔的公民权。而直接导致这种变革的,是为国家浴血奋战的600多名华裔军人。二战爆发时,加拿大作为盟军一员参战。因为害怕华人由此取得公民权,华裔青年没有被应召服兵役。但华人以德报怨,自觉购买了20万政府发行的战时公债。尽管不能合法应召入伍,很多华人青年仍想尽办法, 自愿从军。”

《全球华人之旅》讲及加拿大华人的有很多个专题,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上面的一辑。我一直都记得最后一幕,纪念日当天,华裔的退伍老军人们自豪的走在游行队伍中,接受全加拿大国民的致敬。

一直觉得战争之于民众,从来就没有赢家。不过往往很多时候,尊重和承认,却要用鲜血和生命换取。我在想,在地球上,有地理差异就会有种族差异,有种族差异就会有文化差异,有文化差异就会有价值观差异,有价值观差异就会有利益差异,有利益差异就会有纷争,有纷争就很可能要诉诸战争。人类上千万年的进程,没有战争的日子屈指可数。打开电视,翻开报纸,现代文明在狂轰滥炸中支离破碎。

不知道人类进化到哪一天,才不需要用战争沟通。那时候还会有国家的概念吗?我在痴人说梦了。让逝者安息吧。

I remember, I respect.


Sunday, November 07, 2004

Workshop手记

想找工作了,去上workshop。

这边有各种各样类型的workshop 和employment centre。有私人的,社区的,和政府资办的,全部对新移民免费开放。


我参加的是加拿大政府人力资源部资办的,叫Job Search workshop,在各个区都有分部。导师Natalia, 长得很年轻,一看就是敬业爱业那种。后来我才知道她也不是本地人,十二年前来自俄罗斯,今年四十五岁,从事职业辅导四年多了。无独有偶,上个月到YMCA听课,导师也叫Natalia,口音很重,看来也是俄罗斯人了。

不同的种族移民海外总是聚居在不同的地区。例如,Scarborough,是华人天下,有各种各样的中餐馆和超市,号称新中国城。而我住的地方,我后来发现,大概是欧洲人的地盘。

房妹认识一个住在附近的朋友,是葡萄牙人;我们那个坏房东,推测是摩纳哥人;而这次workshop, 我们这个小组有八个人,六个全是女的,还有一对夫妇。(不知道为什么这么阴盛阳衰,我想大约是不是男人不屑于参加这种辅导?)其中两个俄罗斯,一个乌克兰,一个塞尔维亚,一个波兰,一对罗马尼亚。(女的超漂亮!男的超英俊!可惜没有借口照个相)除了那对罗马尼亚的夫妻,其他人沟通好像很融洽。我后来查了一下,原来他们同属于斯拉夫语族。而罗马尼亚语则属于拉丁语族,怪不得小两口法语比英语好,害得我也只好用我不咸不淡的法语和他们说话。

毫无例外,我又成了另类。发现自己很奇怪,老是自己地方呆不住,非要到别人的地盘里去瞎折腾一遭。

Workshop的内容林林总总,其中我觉得最有用的是有很多handouts,包括各种各样的求职写作范本。这边找工作的信件非常繁复,有cover letter, resume, followup letter, thank you letter, acceptance letter,rejection letter,缺一不可。其实当中内容重重复复的,加拿大人也真是有耐心。没办法了,入乡随俗,这里特点就是慢,个个优哉游哉的。

再说一个事情。有一天上课,讲到劳工法。其中包括产假问题,现行安省的法例是89周。(包括配偶的休假)大概因为在座的大部分是女性,Natalia特意在这个问题多讲了一会。

她很“义愤填膺”地说,“这个89周是通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争取回来的,92年之前产假只有半年!在座很多人都当过母亲吧,都知道产后半年就上班是一件多么不人道的事情...”
听得我心里直发犯怵,“还不人道?!我怎么记得中国只有三个月呢?还是因为我事不关己,孤陋寡闻...”
这时候我旁边的塞尔维亚同学更是一鸣惊人,“大家知道我当年休了多久产假吗?五年!”

天呀!我几乎当场晕菜。

然后大家就开始热烈讨论起来。大约都是半年到两年不等,还有各种各样的补助。她们问到我,我也只好怯怯的说,“我不是很清楚,中国大概是三个月吧。” 大家都沉默了。最后还是Natalia圆了场,“中国不是一个鼓励生育的国家。”

是的,人满为患,食不果腹。人道,只成了奢侈之谈。

去年一帮朋友聚会,大家聊起出国的事情。
有人问,“哎,怎么还不出国?”
答曰,“出国干吗?”
再答曰,“出国生孩子呀!”

这个松鼠比人还多的国度,什么时候咱也把这提到议事日程。嘿嘿。